大发快3开户 _匠心砼人,鲁班英才---访土木与交通学院优秀校友鲁班建筑集团董事长李国雄博士
匠心砼人,鲁班英才---访土木与交通学院优秀校友鲁班建筑集团董事长李国雄博士
时间:2014-10-28 11:08:47

广州市鲁班建筑集团有限公司作为全国特种建筑行业中的佼佼者,在位移工程、基坑支护工程、防水工程、房屋改造等方面获得非凡成绩,并曾凭借圆满完成难度巨大的工程而创造吉尼斯世界纪录。李国雄博士作为集团的带头人,先后获得“广东省优秀科技企业家”、“中国优秀民营科技企业家”称号,带领集团不断推陈出新,编制了广东省第一本基坑技术规范,在工程建设行业中独树一帜。同时,李国雄博士作为曾经的华工人,始终践行“务实创新、追求卓越”的华工精神,在华南地区甚至全国留下属于华工的足迹。他是我院走出校门成绩不凡的杰出代表人之一,也是感怀母校、为校争光的莘莘学子。谈及母校、谈起当年的建工系如今的土木交通学院,李博士不禁流露出骄傲的神情,这一份骄傲与自豪,不仅来自于华南理工大学近年来在学术领域上的卓越成就,更源于李博士对母校培育之恩的不胜感激。
这次我们有幸邀请到李国雄博士与我院学子分享他非凡的人生经历,以勉励新一代华工人不吝追求梦想、成就未来。
执念砼人·“不能做只在黑板上写,却连厕所都盖不了的工程师”
李国雄博士首先谈到的是信念。一方面是离开校园后依旧坚持学习的信念,李博士将其称之为“野心”。这份“野心”在我们看来,是李博士对自身学术水平的不懈追求、对专业知识学习的孜孜不倦,或者说是为企业发展永不停止地储备知识力量和精神动力。李博士回忆到自己的学生生涯,由于当时中国社会处于特殊时期,文化大革命等全国的政治运动无形中剥夺了他作为学生的权利,当时的每一个学习机会对于李博士来说都显得弥足珍贵。正因为经历过这么一个艰难的时期,李博士更加珍惜当下每一个学习的机会,他还风趣地形容自己像“海绵吸水”一样尽可能多地获得知识。李博士甚至十分谦逊地表示自己不是一个聪明的人,在生活中,更是把终身学习落到实处,始终追求知识,追求卓越。
“报效社会”、“报效祖国”对于李博士这个年代的人来说就是他们的“中国梦”,但对于李博士这不仅仅只是个“梦”,而是一个实现从教师到企业家的艰辛历程。回忆起当年独自创业,李博士必须要感谢的就是华工的老师们,他特别提到了两位老师给予他的巨大影响,一位是当年他在华工建工系读书时的系主任吴仁培教授。对于当时仍在任教的李博士来说,吴老师 “不能做只在黑板上写,却连厕所都盖不了的工程师”、“创私企”的一番话改变了他一生的命运,他意识到当下社会更需要的不是专业理论的深入研究,而是大胆地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其二是冯建平老师,在思想上的启蒙与李博士不可多得的勇气促使他在二十三年前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只身下海,创立了如今走在行业尖端的民营建筑高新技术企业,彻底改变了读书人的格局。李博士说:冯老师的精神力量一直支持着我!
朴实砼人·“用专业为社会服务”
说起自己的专业,李博士那是兴致满满、滔滔不绝。而说到用自己的专业去服务社会,李博士更是义无反顾。2008年,那个全中国人民的无法忘怀的一年,汶川地震怦然来袭。就在地震发生的一周后,李博士就赶赴现场帮助指导当地政府与人民进行灾后重建,内容包括对震后房屋使用价值的甄别、对监狱建筑加固提出处理意见、指导拆除或保留部分大型厂矿企业以尽快恢复生产、对损害严重的房屋进行检测维修等等。在谈到对汶川地震印象最深刻之处时,李博士的回答着实表现出作为工程专业人员的质朴与务实。李博士谈到,当赶赴现场第一眼看到震后的断壁残垣、破败废墟时,他的第一反应是回想起多年前唐山大地震后国家在1981年制定的《抗震规范》是否在此时取得成效。讲到此处,李博士露出笑容,因为在汶川地震上凡是严格遵守81规范建设的房屋大多数符合“大震不倒”的规定,倒塌的房屋多是老旧的或者偷工减料的,用李博士的话来形容就是,“对专业人员来说是十分欣慰的”。纵使汶川地震已过去将近7年,跟着李博士的思绪回忆起当年的事,从一个专业技术人员的角度重新认识了这场灾难,我们看到的不再是黑暗与腐败,而是黑暗当中耀眼的闪光点。
李博士做得远远不止这些,实践固然是基础,李博士以一个专业人士的目光看待国家大事的一点一滴无不闪烁着他“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胸怀。不仅是2008年的汶川地震,李博士关注到了近期云南普洱地震的房屋倒塌现象,由此李博士心生不安,这份不安来自于他对我国作为当今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以民生为主却在天灾来临之际仍然无法做到未雨绸缪的担忧。李博士提道,考虑到我国多个地区处于地震带且灾难高发,抗震应以预防为主,及时更新规范加强民宅抗震检测,将建筑管理落到实处,如此避免震后的劳民伤财。“这不仅是抗震能力的问题,更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关键所在”,李博士说道。
先锋砼人·“毫不犹豫跟随时代潮流去创业”
作为工程建设行业的创业先锋,“毫不犹豫跟随时代潮流去创业”是当年李博士作为华工学子的毅力与勇气。到如今,李博士对我院学子毕业后进行创业也表示绝对支持,并给我们分析当下乃创业好时机的原因:一是党中央召开十八大后确定以市场经济为主导,实现从国企向民企拓宽,民营企业生存发展空间大了,创业机会自然如雨后春笋般;二是当今我国以城乡差异大为突出问题,李博士以珠江三角洲为例,在这个GDP高居不下的地区却仍存在交不起学费的贫苦学生,足见城乡差异问题之尖锐,但也正因为如此,要改变这一现状对城乡的全面开发势在必行,在这个潜力巨大的背景之下,城镇化发展离不开土木工程。
但针对当前房地产经济泡沫、行业处于下滑期、可能会影响未来工程行业人员就业问题的看法,李博士给出了不一样的回答。李博士认为房地产泡沫存在的根本原因在于政府对土地的垄断,而要实现房地产市场真正放开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结构调整,关键的做法还在于降低政府财政对土地买卖的依赖。不同于当今悲观的声音,李博士对房地产市场仍持乐观态度,对国家进行乡村土地流转的新政策表示支持,也相信这将打破我国的土地财政,真正开始纠正房地产歪风。李博士形象地将国家比喻为一条船,船大则需要更大的动力与更长的时间来回到正轨,我们需对国家有信心,也要相信我们土木交通人定能在这个过程当中大有作为。
卓越砼人·“做工程的人要有大无畏精神”
每一个从事工程项目的专业人员,一生能完成一项令自己骄傲自豪的项目,那便是自己职业生涯最好的答卷。对于李国雄博士也是如此。在西沙群岛的珊瑚礁上建立人工岛屿,完成一项史无前例的国防部重点工程,那是李博士一生的骄傲。这也让李博士回忆起自己的职业生涯,在他眼中是幸运的,李博士感恩母校、感恩时代,使自己在大建设大发展的时期进入对的行业。最后,李博士以自己的亲身实践为鲜活例子勉励我院学子:“做工程的人要有大无畏精神”,趁着年轻保留自己的一份闯劲,不要等时间将它都打磨掉后再后悔。坚持信念、无所畏惧、不愧为华工人,“华工校友都是好样的”!
校友李国雄先生个人简介
李国雄先生 鲁班建筑集团法人代表、董事长,博士、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特种建筑结构与岩土工程专家,广东省文物保护专家。曾从事教师工作, 1991年开创了国内第一家建筑高新科技企业,曾获得1996年 “广东省优秀科技企业家”、2000年 “全国建设技术创新先进个人”、 “2007年度‘中国优秀民营科技企业家’”、2007年 “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科学技术创新先进人物”,更登上了英国吉尼斯世界记录的领奖台,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华平移第一人”。开创事业之余,注重学术积累的他仍心系校园,担任着包括广州大学客座教授、中山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生校外导师等角色;作为第一主编人主编了广东省基坑规范,参编全国基坑规范、全国建筑物移位改造纠倾技术规范,发表多篇论文。(供稿: 土木与交通学院 李美春 张冬利 阚梦莹 蔡雯琦)
原文链接: